告别主流偏见,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语言狂欢

文/殷宇翔 责任编辑/袁媛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19-09-23浏览次数:479

近几个月,《奇葩说》、《吐槽大会》、《火星情报局》这一类综N代语言类节目又开始相继在各大网络平台播出,而每一期节目的播出后都会有相关话题居高不下霸占着微博热搜榜单,引起一系列的争议和讨论。按常理来说,同一个节目若是在相似内容形式的情况下季复一季地播出,早就消耗掉了观众对于节目的热情和新鲜感,让节目失去影响力和号召力,可这些节目在每一期的语言狂欢后,都让多元价值观在这个越来越单一维度的社会里产生了许多碰撞与羁绊,让那些在这个时代越来越不会说话、不爱说话的我们感慨——原来话还可以这么说。

这类节目的成功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内容本身,很多时候更取决于它所传递的价值观。我们可以看到《奇葩说》的价值观就是包容更多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根据着自己的经历和格局用自己的方式表明立场,有的以资深的学识展现深度的思维逻辑,有的以戏谑的段子简单粗暴地输出高强度的能量,有的则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许多的辩题都离不开对职场关系、家庭关系、男女关系的讨论,这些“中国式关系”是多少代人逃不掉的焦虑,还有那些关乎人性的探讨则是我们这个时代多少人的心结。我们经常看到在实时投票表明立场的过程中,那些频繁出现大幅“跑票”现象的发生恰恰也印证了人们内心的矛盾之所在,那些曾经有过的犹豫和挣扎在唇枪舌战中被放大。对于很多问题,其实许多人心中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也许看完节目后,也并不会因为哪一方获胜而认同这方的立场,反而内心的答案经常还会更加的彷徨。事实上争论本身也并不是追求绝对真理,或者寻求一个标准答案,持续思考本身超越了立场,触及一些我们从未了解过的方面才是成长如果我们有必要探讨“消除悲伤的水我们该不该喝”,那冲淡我们多彩人性的水甚至是浪潮不该淹没这座城

作为观众,一边听取别人的陈述,一边梳理自己的思想,很多地方频频产生共鸣,最终学会的不是辩论技巧,而是在惊叹那些自己明明懂的道理一直都不会表达,那些自己不懂的道理一直都在不懂装懂,那些模棱两可的生活状态一直都懒于去思辨,那些自以为执着的坚持被一两句金句就给颠倒黑白,变得不堪一击。这其实也是我们生活最真实的状态,信条和立场很多时候都不是遵从自己经历和内心而构建的,只负责看舆论的走势再站队跟着喊口号就好,于是我们发现在微博、朋友圈各大平台,对于热点和问题的解读我们总是惊人的相似,把多元人性的大众如此统一到了同一条战线上。每一次网络热点事件的爆发,总是会有一种最主流的声音在媒介平台上不断地扩散,旋涡式地壮大,直到其它的声音被吞噬,被封锁在螺旋里。所以,我们在网络上通过他人的言论构建起来我们信以为真的客观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吗?

由于所属的圈层不同、阶级不同、时代不同,人们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浪潮中多少次地出现了难以逾越的巨大代沟和难以表达的沟通无能。碎片化的社交网络切割了我们年轻人的生活,人们在那些源于有共同的价值观、兴趣和关注点而聚集起来形成的一个个独立虚拟社区里,因为头脑相似或者有那么些共同特质的存在,所以人们往往会持相似的观点和倾向,而再随着意见和情绪传染,就会有自己的这些观点就是主流的偏见。可这些形成交流闭环的朋友圈终究是狭隘的,互联网式的社交网络赋予的应该是更多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去看看不一样的社会生活图鉴,而不是仅漫游在那些符合我们认知的虚拟世界中封闭起来。

“吐槽,一种年轻的沟通方式。”对于这种沟通方式,我们除了会对明星的逃税、刷榜、家暴、吸毒进行吐槽外,同样也会涉及到公共议题和时事热点。吐槽本身应该是一场更主观多样的狂欢,可我们除了习惯性引用那些要被屏蔽打码的字眼等不入流的手段外,很多时候都只是陷入众语狂欢的虚假繁荣,在流量明星的微博评论下尤其常见。我们的说话,我们的语言都在变得越来越简单和轻易,而这也源于我们的思维在不经意间变得越来越单一和廉价。那些我们一眼就能看懂的话和用词更加吸引我们,那些冗长复杂、寓意深刻的句子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屏蔽,同时也不再好奇“庐山真面目”,不再探寻“此中有真意”。我们在不断追求生活方式更加简单化的同时,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方式也在不断地简单化,思想与语言本密不可分,可在这个时代,思想和语言却在一起流失。

语言单一、思维单一、人性单一是我们这个时代衍生出来的一种隐性病。发错的消息可以一键撤回,表达不如意的语音可以上滑取消,毫无诚意的“666”成为了这个时代能跨语境、跨阶层表达出各种好和赞美之意的粗鄙回复,占据手机大量内存并定时更新的生动表情包只为了应对那些个自己脸上面瘫表情的聊天局面,这个时代看上去并不需要再花多少心力去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和语言体系。可我们必须要清醒的意识到,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愿接受过程的复杂与多样,在意着别人对自己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眼光,在统一思想和思维的过程中扼杀着思想和思维,在人云亦云的过程中站好了非黑即白、非左即右的队形,那些独立性的思维遭到了歧视,那些批判性的话语受到了压制,于是,我们的一千个读者读出了同一种《哈姆雷特》,那些本该被表达的心声同时也离我们远去。

我们的教育,依然把那些课堂知识的考试分数作为量化标准。中学老师一边在给学生布置数一亿粒米的家庭作业,一边和家长在家长群里录制《我就是演员》。5岁“牛娃”丰富的简历让那些恐慌焦虑的家长可以接受自己平庸的现实,但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更不能接受别人家的孩子不平庸。高校的教育对那些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采取“本转专”、留级以及成绩单包邮寄家长,可那些偷取外卖、校园霸凌、学生干部官僚主义的现象却依旧是席卷校园的瘟疫。知识体系在不断更新,那思想呢?思想与人格教育就永远要滞后吗?我们的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知识结构单一的“学霸”吗?就像《奇葩说》中有一期的话题关于“一秒知识共享”一样,如果所有人都能便捷地获取相同的知识,成为我们现在认知中的“学霸”,那人与人都失去了可以在某些领域当一个平凡人的自由,没有了差异性也就减少了沟通和探寻的必要。可人性的精彩更在于多样性,在于不同经历、不同环境、不同知识体系下成长出来的每一个“奇葩”的思辨与表达,哪怕目前我们的教育没有这样一个红蓝键的评价维度来打分,我们仍应该和那些主流偏见的刻板开杠。

在沉默的大多数和思不出其位的大环境下,不要只做那个“YOU CAN YOU BB”的旁观者,而要做一个“I CAN I BB”的思想者和那“NO CAN I BB”的个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