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文化能否被重新定义 ——想成为下一个披头士,被历史铭记

文/董舒 责任编辑/朱宇婷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19-09-23浏览次数:585

“你现在迷茫吗?”


“参加节目前,我的迷茫是做音乐会不会不是很适合我,来节目后的迷茫是,做音乐是不是一定要经过这么多的妥协。”

“会不会有一天你的音乐理念都会需要妥协?”

“那一天我会买上一张机票。”

这是综艺节目《明日之子2》的最强厂牌蔡维泽在接受资深新闻人何润峰专访的一段对话。

《明日之子2》,继《创造101》之后腾讯视频推行的又一选秀节目,因其有着不同性格却又对音乐怀着同样热爱的男孩而被大众关注。但对于傻子与白痴蔡维泽最强厂牌的最终结果,网友众说纷纭,对于蔡维泽代表的地下乐队的“非主流”文化能否被大众接受?人们音乐的主流文化的定义究竟是什么?音乐人又能否坚持自己的初心呢?

  

北大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团队)

在消费主义和数字媒体时代,文化的多样性和流动性不断增加的同时,主流文化也在对亚文化进行着收编。当亚文化登上舞台,他还是不是原来那个反叛、解构的模样呢?获得大量资本的获胜者,其个体又是能在资本的熏陶下保持初心、平衡商业与文化呢?新媒体时代中的亚文化发展悖论,仍然未解。

吴青峰(明日之子节目导师)

當初我說過,我是來這個節目裡找光的。那個我曾經覺得自己心中快熄滅的光。途中,我真的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光,也看到很多光閃爍明滅的過程,很多孩子的確是在比賽中,感受到了現實帶給自己人生不同的樣子。但即便是因此一盞光一下被吹滅了,我覺得,那會帶來下一次如何點亮的姿態。這一路,不只這幾個月,還是這十幾年,我無法不改變,我一直在改變,但最不想改變的,永遠是初衷:做音樂的初衷,或是從每一件事情找到樂趣的初衷。或許當下我們沒見世界被推翻,但我覺得在過程中,大家的成長與進步,理解世界的眼光,可以漸漸從去推翻世界,進階到,無法被這個世界推翻。

@兜兜龙i(微博网友)

傻子是我,白痴也是我。傻子在时代里醒着,白痴在人群里装睡。人的迷茫很锋利,而坚持很笨重。

@草莓包大魔王耶(微博网友)

蔡维泽说,他是在烂泥中稍微抬起头的人因为他我们看到了更多对生活的希望。

Fashionutopia(知乎网友)

青年亚文化孕育出了诸多的形式,这些形式都指向了一个方向,那就是抵抗。他们的抵抗源于社会结构矛盾、阶级问题,以及与之相应产生的文化矛盾。他们抵抗的不是整个社会,不是不理解他们的有代沟的父辈文化。他们抵抗的是社会结构中的矛盾和集体经历的问题,像贫穷、实业、不公等。他们在抵抗中形成了特别的风格(音乐、服装、艺术、特殊的交流方式等),这些风格成为他们手中最有力的抵抗武器。

文兆杰(明日之子参赛选手)

自己曾经是一个喜欢和这个世界捉迷藏的男孩,更从来没有想到过会这么向往这一个舞台我又无比享受舞台上那一束简单却又温暖的追光打在我身上,它像月光一样温柔,又像星光一样璀璨。我享受它为我建造的小小星球,只属于我自己的小小星球。它还给了我勇气和丝丝光芒;它让我看到了希望

  

  

我们都被“班克斯”了?


  

10月5日,英国涂鸦艺术家班克斯的作品《Girl With Balloon》现身英国伦敦苏富比夜拍,作为当场的最后一件拍品,最终以104万英镑落槌。可是谁都没想到就在落槌后现场警铃大响,这画从班克斯自己设计的画框中脱落,随即跟穿过碎纸机似的碎成一条一条,在苏富比夜拍,在众目睽睽之下,在一众大佬惊掉下巴的眼神中非常艺术地“自杀”了。事后拍卖方、作者、网友们都产生了激烈的讨论,而“班克斯”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名字,而是成了一个怪诞、恶搞、创意、大脑洞和反叛精神的全新形容词。

  

班克斯(画家本人)

going,going,gone...摧毁的冲动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冲动。

布拉德·皮特(美国知名演员)

他匿名做了这么多事。现在这个年代,每个人都想出名,但是他却一直匿名。

梁文道(主持人、文艺评论家)

在艺术里颠覆,再被体制吸纳,再反叛,也逃不出一场“猫捉老鼠”的永恒游戏。

音博冗(微信网友)

酷?帅?说实话,我一点感觉都没有。原谅我没有“鉴赏艺术”品质。我只有独思考的品质。

@Leilam(知乎网友)

天才式的反叛者。

@starstorage(微博网友)

前几天看班克斯的新闻,确实酷,挺赞的,但是心里老有点犹豫的感觉,尤其是在看到他发在ins上的毕加索的话之后。大家都评论:“这下更贵了。”真是一针见血,就是说他的反叛也会迅速被艺术市场纳入,成为新的规则,继续为艺术市场服务。没法再做到彻底的反叛了吧,彻底的意思意味着放弃任何和既定规则共谋的可能性,没有表演性,没有镜头感。

@本文小编

“班克斯”这个符号神秘而令人好奇,他的身份被很多人揣测过,有人说他曾经是一个屠夫,有人说,他也许是一个艺术家群体。迄今为止,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只有一次没有正脸的宣传照和没有见面的专访。就是这样一个神奇又有一丝搞怪的代名词,却能够用他的涂鸦直击大多数人的内心。对于这个“碎纸机”事件,如若是发生在一般艺术家身上,一定会被人直接否定甚至受到制裁,但是由于这个恶作剧的“始作俑者”是班克斯,导致了这个事件的真假、好坏、背后的意义都变得模棱两可起来。班克斯的不少涂鸦都充满了政治讽刺意味,也有人指出这次的事件,正是班克斯的一种愚弄中产阶级层面的人物的行为。班克斯本人也曾经说过:“我本来打算试图拯救世界,但现在我不确定我是否真的足够喜欢它。”班克斯这个名字也许会随着时间消逝掉,但这个名字背后所隐藏的反叛精神和勇气,一定不会随着涂鸦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