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一盘学不会的番茄炒蛋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18-04-13浏览次数:485

/殷宇翔 责任编辑/李婷


  新闻:《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的营销广告在一夜之间刷爆了朋友圈。视频讲述了初到美国的留学生为招待朋友发微信向母亲求助如何做西红柿炒鸡蛋。隔着时差的大洋彼岸,为了及时教会儿子,父母凌晨四点爬起来,到厨房为他录制教学视频。最后,男孩做出了满意的番茄炒蛋,他的聚会很成功。

——新京报


  网友评论:@Melody:视频成功塑造了一位不会使用搜索引擎,至少已经18岁了还不会做饭,折腾父母半宿都没有意识到时差问题的低能学生形象。


  本刊评论:从短片中可以看出,这位母亲宁愿在凌晨四点牺牲自己的睡眠,也要“远程客服”来手把手教儿子如何做一盘番茄炒鸡蛋。可以想象得出,在平时生活上,这位母亲对儿子肯定也是无微不至,有求必应的。“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温情确实让人动容,可温情背后孩子缺乏最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也让人堪忧。在父母那里,总有可以无限支取的耐心、不计成本的付出和没有边界的溺爱,于是,总有人把自己的偷懒无能都强行归咎为“给父母爱你的机会”。于是,淌着汗水的眉头和笑出褶子的面容成为了中国式父母的标志形象。


  虽说这只是一则营销广告,剧情是虚构的,但是这简单熟悉的场景太真实了,唤醒了人们常常封存的温情和对家庭教育的重新思考。视频中反应的是一种常态,微信中父母发来的长篇大论和秒回换来的是我们很久后的只言片语,我们似乎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了我们所认为重要的事上,讽刺的是,当我们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永远站在我们身后的似乎只有父母。我们在人情社会中懂得了不要去轻易麻烦别人,不让别人为自己的懒惰付出体力精力时间的代价,却总是在无条件麻烦甚至牺牲自己最亲的家人。


  中国大部分的家庭教育,都不注重孩子的生活能力,大部分孩子只需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考出好成绩。父母既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又替孩子包办了一切。而真正意义上的“为你好”应该是父母过好自己该有的生活,然后目送孩子的背影渐行渐远,让他们自己去提升过日子的能力。不必过多牺牲自己的幸福来栽培孩子的幸福,采撷幸福的经历不应这么轻易就被代替。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盘不一样的番茄炒蛋,有的人习惯先放鸡蛋,有的人觉得先放番茄更入味,有的人喜欢多加几勺盐,有的却偏爱撒点白砂糖。一道家常菜只不过是生活中柴米油盐的一个缩影,而那些每天打拼中都在品尝的酸甜苦辣却只能依赖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由意志去慢慢消化。在这个过程,我们总要学会做一盘更美味的“番茄炒蛋”,它能在外人面前拿得出手,也能在父母那里安得了心。它有妈妈的味道,更有自己在不应被辜负的岁月里的牵挂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