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化时代:过得自我,活得脆弱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18-04-13浏览次数:1019

/闵元  责任编辑/殷宇翔


“广场舞大妈”、“熊孩子”等系列化标签之后,网上又新出现一批更具主观色彩的标签:“油腻的中年男性”、“恶臭男/女孩”……如果说孩子、老人并不占据网络话语权,才一直成为被中青年网络活跃分子吐槽的弱势一方的话,那么新标签的出现则意味着,全中国14亿人的存在感,就在贴与被贴当中,刷了个底朝天。


标签是什么

老师整顿班风开口就是“是谁你们自己心里清楚,我不点名,但……”心虚的孩子就犯嘀咕,脸红心跳不敢抬头。这就是来自老师的标签,他不给其取名,至于这个标签到底叫什么,一千个心虚的人心里有一千个标签的名字——无非就是自己干的那点见不得人的事情罢了。


可以说现在的网民最会做的事情就是贴标签。给自己贴,给别人贴,认真的样子就像路边贴膜的。是的,在这句话中,笔者也用了一个标签。


朋友圈最常见到的内容就是,某某转发了一张带着二维码的图片,上面写着:扫码关注,测试你的性格,超级准!测试完毕,分享到朋友圈,自己再配一段文字:完全就是在说我/我哪里小气了……诸如此类,对号入座的戏码,屡试不爽。对于一些夸赞性文字,人们总是倾向于接受,乐此不疲转发分享告诉别人:看呀,我就是人家分析的这么优秀;相反地,如果是一些自认为伤及颜面的内容,就嘀咕几句否认掉:我才不小气/洁癖!洋洋得意也好,惶惶不安也,我们根据自己的偏好,保留喜欢的标签,忘记不吻合的标签,修正让人担心的标签。


“穷屌丝”、“吃货”、“胖子”、“单身狗”,这类自嘲的自贴标签式娱乐中,年轻人广为推崇的“丧文化”精髓体现淋漓尽致:自我开解、自我释怀。在这个“网络戾气太重”的时代,为求自保,只能自黑:既然你认为恶毒的言语可以伤害我,那不如我自己说了吧。显得很不在乎的样子,希望别人的恶言相向全都无效反弹。这样的网络交际,是不是有点累?


累了之后,大多数网民选择的不是停下来,而是去贴别人。


“穷屌丝”、“绿茶X”、“土豪”、“油腻的中年男人”、“恶臭女孩”……一个人不够就一群人,坚信“人多即是正义”的“真理”,自认为群体非理性+组团=道德优越感,在互联网死磕到底。这种现象有但不限于粉丝群体,两方各执一词为自己的三观据理力争,为一个跟自己完全不相干的人撕到咬牙切齿。给自己看不惯的人贴上恶狠狠的标签,就像个万能医生,给他定义个晚期肿瘤,一下子,再怎么讨厌的人,也已经从自己的世界里死掉了。现在的人,内心戏很足,自我感很强,导致网络世界如此戏剧化。


一张标签的威力

“一棒子打倒一堆人”是标签的直接威力,多半作用于被标签者或群体的名声上。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话题DNF的男生都是“死肥宅”。因为这一个标签,全世界所有玩该游戏的男生都莫名躺枪,成为了邋遢、胖、宅的代名词。该事件的结尾是,全国各地许多DNF玩家着西装、系领带去网吧打游戏,“为DNF玩家正名”,再次在网上引起新一波高潮。就像孙悟空给唐僧画的那一道金刚圈,谁都不敢靠近标签里的人,人与人之间,越来越不信任,越来越不安。


当然,更可怕的是,标签就像货架上的价位牌,被标签者就这样被胡乱固定了价值,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个人的心理发展。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无形之中,标签根深蒂固,进而限制一个人的格局和发展,也会不断打压自己的潜能和自信心。前段时间“给听力障碍儿童佩戴使用橙书包”一事争议不断,而大众主要的意见分歧点就在于,橙色书包将听障儿童群体特殊化,这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标签意味着不一样,无论其是否出于恶意,无论其内容是赞扬还是调侃,它都将成为被标签者的终身枷锁。然而抽象化的标签却不能像超市货架的纸标签一样能够轻而易举被消除,一旦形成,如何淡去?


贴标签:现代人的保护壳

活在网络世界里种种公众号的营销策略里:看看你是金庸小说里的谁?结果告诉你,郭靖——家喻户晓的明星角色。然后广而告之,众人面前给自己贴上了郭靖的标签;有时候又是自嘲式的自卫标签——大家都这么害怕不被了解,害怕被看轻,害怕被嘲笑。


人是有多自卑,才需要一些虚幻的标签和臆想的对立面,来给自己做保护壳?


专业的解释说,给他人贴标签的行为其实是社交工具,它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社交效率。简单说来就是:我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了解你,但既然你出现在我眼前,那只好迅速把你归个类,丢到脑文件里了。某作家向来争议不断,他有很多标签,难听的有“拜金,矮,矫情、酸”,而他的粉丝却觉得贴标签的人是戴上了有色眼镜,没有看见该笔者的善良、有才等等“过人之处”。两派争了多少年,依然各自为营。主要是,对一个已经分好类、标好签的人再去过多了解、建立起一个与从前完全对立的观点是没有必要的,浪费时间。大家只想当彼此的吃瓜群众而已,“懒得理你”才是常态。


有多少人敢像在网络上那样畅所欲言?有谁敢像在网络世界里的自己那样,对着陌生人张口就是“傻X”、“脑残”呢?有谁敢对着酒桌上那些开着低俗玩笑的中年男人骂其恶心、没素质呢?有谁敢真正教训在地铁上大哭大闹的小孩子呢?又有几个人,是真的想要做自己口中的“单身狗”、“胖子”呢?互联网时代,人们显得更像一个哑巴。


碎片化人格:更脆弱的心

现代的人,都要比从前活得脆弱和孤独。


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交流阻碍,却使得人类原始功能——依赖性群居功能开始退化。互联网交流的碎片化加剧了人们活着的孤独感,这种碎片化不仅仅是信息,还有人格的碎片化。我们最擅长根据别人的期望和自己的愿望来表现个人形象,只愿意展示自己想展示的一面,所以就把自己其他形象藏起来,这么一藏,就加重了孤独。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总有人感慨知己难寻了。因为找到一个自己敢于全然对其袒露所有的人,实属不易。


贴标签现象终归是浮躁时代的产物,本不该提倡;但写完文章,突然又于心不忍:大家都这么脆弱和孤独了,我们如果连知乎“谢邀”体的小小自豪感都不能有了,如果在全民的娱乐时代还不能呐喊两句:快来看我啊!快来了解我吧!那还靠什么元气支撑下去呢?


只是大家不要忘记了,在虚构的世界里较真,向来只是徒费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