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别被资本逐利带偏了方向

文/张倩婷 责任编辑/袁媛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19-09-23浏览次数:529


2018年10月12日,广东林女士投诉滴滴司机更改路线,深夜将自己带到墓园,并且司机在驶离五分钟后再次回来,摇下车窗跟她打招呼。滴滴方面回应称司机在林小姐下车后徘徊不走是为接其它单,并提出给予一百元抚慰林小姐。滴滴因此再登热搜

滴滴作为一个便利大众出行的快车服务平台,面对难平民愤难抚众怒却做出随意的回复,未免有敷衍之嫌。也难怪众多网友齐声征问滴滴,你的责任和利润相称吗?

无独有偶,就在过去的几个月内,女孩打车遇害案等各种意外接连发生:五月河南空姐遇害、九月温州女孩遇害以及10月乘客误饮尿液事件。尽管事故频出但官方态度生硬冰冷,滴滴依然“我行我素”地以不负责任的态度回应,“充分彰显”撮合平台风格。短短四个月内竟有两条年轻而鲜活的生命落,让人痛彻心扉。可滴滴方面对于危机公关的处理方式却委实令人寒心。

在乐清女孩遇害后,滴滴危机公关的道歉声明如下:


  

  

  

  

  

  

  

看不出丝毫诚意的声明引发舆论哗然是必然的。这其中最难以忍受、最深被社会舆论诟病还是这句话:“滴滴都将参照法律规定的人身伤害赔偿标准给予三倍的补偿”。从这里可以看出,滴滴方面企图以一种“你随便死,我赔得起”的冷酷傲慢的态度草草收场,这一举动引起普遍反感:明明是应当给予的,却成了没有法律责任的补偿,而况还是“三倍”,官方理直气壮地说出了大发慈悲的感觉。

英国思想家洛克明确地指出人的基本自然权利间的关系有了生命,才有自由;有了自由,财产权利才能兑现。生命权>财产权——钱虽重要,但财产权能盖过生命权?而任何刑事案件作为人间惨剧,其背后大多是鲜活生命的凋零,美好家庭的破裂;表现出的是社会道德的沦丧,引发的是公众的愤怒。这些又岂能仅用金钱衡量?可滴滴公司恰巧与此背道而驰从价值观上就出现了根本性偏差。

    5月空姐案让滴滴整改了一周,可111天后温州少女又遇害了。被要求无限期整改后的滴滴近日却又出现误饮尿液、被带到公墓事件。说好整改却事故频发,背后原因何在?屡教不改的背后定藏着资本和刚需的暗流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超脱于时代,垄断资本主义已经深入每个人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已发现生活早已不离开它们:平日里,搜索不得不用百度,点外卖不得不用美团,而滴滴作为出行垄断巨头,已渗入我们日常生活。

一方面是刚性需求存在。科技发展交通工具进步使通勤距离增加,却没有相应解决方案让通勤成本降低。这其实与我国发展状况有关:由于我国城镇化速度过快,导致相关基础设施滞后、公共交通难以跟进。同时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却得不到满足。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当下以滴滴出行为代表的网约车平台相继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通勤需求。且巨大市场有待开发,尤其中国市场,更是潜力无限。

另一方面是强大资本运作所导致如此结果。早期滴滴通过烧钱与快的竞争并迅速占领市场,超低的乘车成本带来了非常直观的效果。2017年收购Uber中国后是一家独大,停止补贴、涨价、提高每单抽成比例似乎理所当然。

从法律上讲网约车属于运营车辆,顺风车是民事互助行为的产物,属非运营车辆,盈利不该是首位两者门槛不同。早在滴滴出现之前,也曾有互助顺风车、公益顺风车的存在,但在滴滴的势如破竹的迅猛发展之下,逐渐都变了味。有评论直言滴滴事故频发却难得有效整改,是因为行业被完全垄断且没有新鲜血液注入。滴滴在当下的相关出行领域,拥有百分之九十的巨大市场份额,一家独大的弊病逐渐暴露。

其实一个企业的价值观较行业地位更加重要和关键商业主体运营,难免会把盈利角度放在首位,从而采取各种竞争手段。这样就易产生乱象,甚至纵容乱象的发展蔓延从而留下许多隐患。可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存在以及亟待被填补的需求,想要采取非商业主体运营达到快速填补的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可资本的过度盈利化便很容易使公司在价值观取向上出现严重问题。

前顺风车事业部经理黄洁莉曾反复强调顺风车社交化属性。顺风车应该是一种高效便捷低廉的城市出行方式,把顺风车作为一个载体进行所谓的社交,不仅会导致功能与场所错位,而且易使司机乘客等有关接触者产生一些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在特殊的情况下会误导诱发犯罪尤其是“滴滴”被当成“陌陌”的时候

很多人也提出即使没有网约车这种载体,该犯罪的人也依然会去犯罪。但一个人的犯罪预备,针对特殊事件,特殊的时间、环境、人物会诱发或助推他完成整个犯罪过程。有特殊的情形很适合犯罪行为培植的话,就很容易让犯罪分子把自己的犯罪预备纳入到犯罪实践中。因此顺风车的定位应当明确清晰坚决杜绝社交化属性。

除此之外,滴滴出行方面对于司机准入的考核制度宽松随意和过度盈利化也会导致的价值观偏离。

据滴滴招募信息显示,车辆是否在本人名下均可,没有对暴力、犯罪、吸毒记录的要求,多数司机系业余,各项专业措施根本难以落实。更微博爆料滴滴恶性刑事案件赔偿在每年预算里早已预留。不论这一言论是危言耸听还是恶意揣测,体现了滴滴出行公司方面利益至上的冷血价值观。据调查,深圳市不包括顺风车在内的滴滴司机里刑满释放人员就超过8000人,其中重大刑事犯罪前科1661人而他们尚未通过对他人危险性降低的考核期。空姐被害案中司机李某厌世情绪;乐清案司机朱某曾试图侵犯另一女性。很显然,滴滴出行在建立相关准入制度时自动回避了乘客安全问题,这与“顺风车”存在与发展的意义出现偏差。

再者,滴滴出行数据平台与信息管理存在漏洞。乐清事件中公安部门拿到司机信息花了两个多小时。事后交通运输厅指责滴滴数据不共享。就目前来看,平台司机身份混乱,若共享数据意味着主动曝光违规运营行为从而被追责。这其实就体现了资本介入后过分以营利化为目的所导致的对乱象的纵容。

5月空姐事件后,滴滴曾整改一周。可仅三个月后类似事件再次出现,不免让人怀疑所谓整改是否就像水面上的波浪一样,在风暴过后立刻恢复平静,但大海深处却依然暗潮汹涌。9月国家要求滴滴进行进驻式约谈、全面整改。国家出拳是因为这些与我们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安全问题是躲不开也不容回避的,任何一点意外都将引起整个社会巨大的忧虑。由地方到全国、由谈话到提要求再到整治体现国家对公共安全的重视。

正如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滴滴目前的无期限下线整改可能只是暂时的。因为彻底取消滴滴没有必要。毕竟刚需仍存,彻底取消后大量顺风车甚至正规的网约车被迫下线,大批的对口车辆又将何去何从呢?很可能导致黑车数量在短时期内爆炸式增长,使现状进一步恶化。因此绝不能一刀切盲目下架

顺风车平台作为纯粹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及时改变平台运营机制,进行相关单数限制。要拒绝每日多单并抽成,对每一个移动终端一视同仁并收取相同信息服务费除此之外,还完善一键报警功能、设置平台内警务室。客服应外包给有权限的专业人员,这样在与公安对接时既程序合法又便捷高效。一旦出现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不断增加信息推送半径。同时辅以奖励措施,如设置高额见义勇为奖金将平台救助放到社会救助之中。从而达到制止犯罪的目的。

我们整个社会的出行安全,绝非仅仅只是政府的责任,滴滴出行作为国家级应用平台,必须担负起国家级责任,岂能被资本商业充斥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