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婷 责任编辑/冯小竹
前两天鼓起勇气去游乐场玩了一圈,一贯认为自己恐高,没想到这次却在危险项目中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感受。或许我应该想想,我真的了解自己吗?
豆瓣节目《如是》中林奕华这样阐释自我,“我觉得是心灵上的自由,你困在一个小房间,但是你的心是自由的话,那你还是觉得自己不在这个小房间。这其实也关乎勇气,我们去掉害怕的时候,其实我们是自由的。”大一刚进校那会,作为新闻专业的人,身边很多转专业的声音。他们很多人都是这样说的,我不太会说话,性格也不怎么适合做这行——他们一开始就给自己设了一道心理防线,他们害怕,也不敢丢掉这一份害怕。很多时候,给自己一个中肯的评价更利于自己看清自己,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这好像是一条人生捷径,省去了很多痛苦的尝试。但是这何尝不是一种心灵上的画地为牢,细想下来,这种画地为牢追根溯源是为了寻求自身的安全感,所以未敢涉足的新的领域,走的都是大多数人走过的路。不得不说自保是人的本能,而为了自保,人类竭尽了自身最大的智慧,听取别人的意见,从别人的经历中获取经验和教训,这样更保险。但是停留在最安全的领域里,实际上整个人已经开始干瘪了。
《红楼梦》有一个有趣的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洞要补,按照原文里面讲的,这个洞就是第36501块石头,所以它是多余的一块,它来自于不甘心,为什么人家有我没有呢?人家能做到我却不能呢?而对于现代人“补洞”,这个问题大多源于不知道自己价值何在,而所谓“补洞”,其实就是让自己经历。现在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是什么,常常要经过比较才知道自己的存在,这份比较就需要不停地听别人的意见,看别人的故事,若失败我定避之,若成功便竭力复制。这让我想到每一年的高考状元,都被吹嘘到天上,甚至有点成功学的味道,仍然有很多人买账,迫切地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学习的,因为他们是最后的成功者,他们拥有足够的存在感,体现出的价值无可厚非。
每个人都想复制那一份成功,体现自己创造的价值。进入大学以后,我更多时候在忙,忙着奔走于组织与学生会之间,听着别人对自己说,哇,你这样的生活真充实,或者每天勤于来往在教室和图书馆之间,会听别人说一句,哇,学霸啊。但其实我不知道自己忙什么,只是因为我看到别人在忙,我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样,只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效仿他们。冷静下来之后,好像剩下的除了心里的空落之外,什么也没有了。但却心甘情愿顺从于别人对我们“忙”的评价,有时候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或者说是赞誉,作用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大,理所当然地活在一个“忙”的世界里,很用心地在生活着。
但是为什么,我这么忙,这么努力但却还是感觉自己很平凡?
回过头来想想,那些你“忙”出来的价值,都是属于你的吗?你真的知道你的价值是什么吗?我们喜欢引用很多名人的故事,以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地体现自己的价值,但好像忽略了一个问题,他们有自己的故事,我们却讲不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故事了,因为大家都一样。每个人多样性的缺失,意味着人生的格局和境界都大致相似,讲不出自己的故事,慢慢地丢失自己那份“真”,人又怎么会感受到精彩呢?“真善美”三件事排在首位的便是“真,丢失了这一份‘真’”,便成了一个不再独特的平凡人。但在当代社会,保持一份纯真很难。太多的看似无可厚非的经验教条,我们无条件地服从,却忘了做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我们曾经遗弃过多少儿时的梦想?那时候敢想敢说的梦想,现在好像更加遥不可及。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我们跟着既定的轨迹生活着,却忘掉了心底最初的声音,也离最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
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执拗地做自己是很难的。这种自我认知要求我们随时独处享受孤独,但是我们现在独处的机会太少了,当这个时代不得不包容低头族的存在,我们置身处处都是碎片化信息的洪流当中时,微信即时信息取代慢吞吞尚需等待的书信之时,这个过程中,我们失去了独处的机会,很少直面内心,不再主动寻找,这样也便失去了对于自我的感知。
回到之前说的“补洞”这个问题上,“补洞”就是让我们拥有经历,让我们不停地尝试,许多被禁锢的东西,你理所当然认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都应该放开去尝试。而不是很限制地活在别人口中的世界里、或者说是别人给的评价的世界里。不管是陌生还是熟悉的地方,你一定要去感受,感受到光和影的变化,或亮或暗、或宽或窄、或远或近,你会慢慢发现自己。
莎士比亚曾如此嘲讽生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在我看来,在远离自我的人生里重复生活却又感觉在努力生活的人,就是这样一种空心状态吧。日子过得越久,所在的范围越来越不够自己施展,心态也越来越保守,这样便越会显出灵魂的干瘪。你可能更需要一番面对孤独的勇气,来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发现自己,重新定位自己,不给自己设限,活出真实率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