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战争中的冷静与理性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18-04-13浏览次数:673

/殷宇翔 责任编辑/李婷


新闻:河南洛阳王城公园篮球场上发生一场暴力冲突,起因是篮球场上打球的年轻人和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因为场地问题发生冲突,进而大打出手。事后警方已介入,目前篮球场已处于封闭状态。

——腾讯网


网友评论:@贾小凡“排老”情绪就这么在一次次个别、极端的事件中不断被渲染、被放大,哪怕那些恶行根本不是老年人专属。“坏不坏”与“老不老”本没有必要挂钩。


本刊评论:当篮球场上发生冲突的视频在网络上传开之后,网友们几乎一边倒的对大叔大妈进行抨击,“为老不尊”和“坏人变老”的说法甚嚣尘上。靠着自己年龄的优势滥用尊老传统、肆意占用资源、破坏秩序成为了老人的特有标签。那些在我们记忆中本该是“慈祥和蔼”代名词的老人是真的消失了,还是被过分炒作了呢?


由广场舞引发的争端时有发生,按理说篮球场理应是用来打篮球的,年轻人尝试讲理却遭到两个老人动手打人也确实是后者有失道德,理应受到惩罚。还有像类似于在今年高考前一天晚上,老人跳广场舞拒绝为高考生复习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所折射出的扰民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可网络上一片对老人的抨击终究解决不了问题,这种稀缺资源的背景下权利冲突引发的代际战争,如果背后的权利和场地冲突不能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之道,这样的资源争夺战会不断发生。毕竟能真正满足广场舞需求的运动场地实在有限。同时,明天占领篮球场的也许是另一群打羽毛球的小伙子,扰民的或许会是深夜打开音箱的年轻人。许多的矛盾产生似乎并不是某个年龄段的特有情况,也就不必标签化地攻击某一个群体。某些黑暗面从来都不和某个年龄段挂钩。


广场舞、公交让座、碰瓷讹人、机动车道暴走、将硬币扔进飞机发动机……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有关老人的新闻也变得越来越多了。而老年人却成为了网络上的公敌,一个为老不尊、随心所欲、越矩失范的老龄化社会就这样被勾勒出来。作为网络的主力军,在网上发声的也基本都是年轻群体,而老人根本就不会去回击,去为自己做更多的辩词。这场激烈的讨伐只是年轻人单方面发起的,老人只能成为被网民围殴的靶子了。从事实层面客观来看,是否存在对“老年人在变坏,坏人在变老”的过度渲染,又有多少“友爱的新闻被过滤,拉仇恨的新闻被凸显”?我们看见这些被放大的“坏了一锅粥”的个别老年人现象的同时,也不要埋没了那些被撞伤后拿出医保拒绝赔偿,主动给下班辛苦的年轻人让座,向“停车让自己过马路的司机”鞠躬的暖心老人形象。


老年人面对着这个发展迅猛的时代,恐慌与不适应远远大于年轻人,尤其是那些与社会所教化的取向彻底相反的行为,其实也是他们意识中已然根深蒂固,而难以重新改变的冲突理念。他们许多触碰社会道德下线的行为也是由于安全感的缺乏。我们仍然需要耐心地一遍又一遍教他们操作手机,告诉他们这个社会的公共规则。没有必要对广场舞有过多的偏见,毕竟,在他们无法像大多数年轻人通过手机与网络来交流、来认知的时候,广场舞却也是他们为数不多的社交与健身的手段。


制造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隔膜,过度渲染群体的对立,并非明智的选择。仇老终究不如敬老,互相尊重、互相妥协下寻求共生才会真正避免矛盾的激化。当然,无关乎哪个群体,我们都是敬可敬之人。也许自认为是中流砥柱的砥柱的我们也会成为下一代人眼中浮躁的网络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