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殷宇翔 责任编辑/雷薇
《解忧杂货店》——跨越时空的对话,再现忽视的心声
来自过去的信与来自未来的信交织在一起,从投信口到牛奶箱,进去的是烦恼,出来的是希望。在浪矢杂货店,无论是老店主浪矢雄志还是无意闯入的三个在逃的小偷,都用心地回复着每一封来信咨询。而每一位的咨询者,都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将心中搁置已久的困恼,小心翼翼的写下,怀着复杂的心情等待答案。
“其实每个心有疑惑的人,心里都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一封封从时间夹缝中来回的信笺都是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咨询者对现在的迷茫,收到来自未来的反馈,也开始思考忽略的曾经。而对于真心给出建议的人,给予别人一个答案的同时,也是在给予自己一个答案。哪怕只是误入的一张空白的信纸,都能引起心头的涟漪。最终通过一次次心灵碰撞而回响起的心声奏出了一首首圆满收尾的乐章。
曾经的翔太、敦也、幸平三个青年对世界的不公充满了各种抵触与质疑,而跨越了世界纬度后,在浪矢杂货店,他们通过与更多人的交流,参与那些人的人生轨迹,自己也在最后得到了顿悟,那为需要自己的人而绞尽脑汁做出的努力最终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个好人的价值。
在这之中,爱是一切之因,也是一切之果。因为有爱,所以不会无动于衷,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段跨时空的对话。现实生活中,也会存在着许多人在一旁耐心地解决着你的烦恼,他们的出现让本来对自己都产生怀疑的你遇见了人世间正在稀缺的信任,也遇见了人性的光辉。在每个人失落时,都需要这样一股向上的力量,去重新调整原本已经失焦的生活镜头,用感恩的心迎接更加美好的生活。正如书籍传达之意,希望每一个烦恼,都有咨询者与答疑者的交心;希望每一颗心,都住着无形的浪矢杂货铺。
《爱在》三部曲——边走边聊的浪漫
《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前》、《爱在午夜降临前》这三部电影跨越18年,单从名字上看,是完整的一天,却在现实中上演了九年又九年,也就这样,他们经历了邂逅,重逢,婚姻。不同于我们看过的那么多烂俗的作品,这里没有山盟海誓,没有车祸失忆,没有备胎小三,没有婆媳撕脸,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话唠。这种没有任何剧情没有任何曲折的情节反而会让人很自然地将其与最现实的生活贴近。
一个个单调的长镜头跟随着他们的步伐走遍了一个又一个简单唯美而具有生活气息的角落。“This is real life,it’s not perfect,but it is real.”初次邂逅之时,他们遇见路边业余表演的艺人,河边即兴写诗的男子,看手相的老婆婆,也在这些场景中敞开心扉谈论人生以及这个世界,他们的交流深刻而充满各种幻想;重逢之后,两人脸上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可是在书店,在咖啡店,在大街上,在轮船中,他们仍然进行着愉快流畅地交流,回忆着曾经的相识以及维也纳之约,了解着彼此这些年都经历着哪些沧海桑田,抱怨着各自生活的不悦以及无常;终成眷属,他们讨论家务与孩子的教育,与别人一起交流生活体验,交换生活的启示。
现在有多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输给了无话可说。那些见面后就各自玩手机,刷爆朋友圈去体会另一个世界的喧嚣的时候,又会有多少次冷漠了眼前人。也许我们会羡慕这些无休止的交谈,无论何时何景,环境都不过是衬托。而真正动人的是,作为不同的个体,却可以因为怀着对生活的不同的理解,进行着一段段无休止的交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这一切的基础,当然也是对生活有所思,对人性的羁绊有自己的想法。无论何种关系,交流都可以成为一种享受,而不仅仅是一种为了缓解尴尬、消磨时间的方式。哪怕争吵,也有它的意义,与沉默和冷战相比,这种发泄式的交流却也说出了心中最真实的看法,而要维持一段更为亲密的感情,就不得不走入对方更深的内心。
真正动人的往往不是交流,而是生活本身。
《查令十字街84号》——手写的信件,心绘的情缘
如果此刻,你需要找人述说什么事情或者是表达什么观点,而这个人不在你的身边,你首先想到的要么是解锁手机屏幕,要么是按下电脑开关。通话、语音、视频、电子邮件都是能及时满足你想要的一切交流的方式。可这个时代,每个人抱着手机,却依然孤独。
纽约女作家海莲爱书成痴,机缘巧合下与一家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旧书店通过写信取得联系,并想从书店中获得一些旧书,以此便认识了书商弗兰克。从一开始的讨论各种各样的书籍,再到讨论各自的生活与处境,生活并不富裕的海莲为弗兰克的书店提供了物质的帮助,弗兰克则分享着他的店员、他的家人的故事。在二十年间,他们未曾谋面,相隔万里,却从未停止过书信的往来,而两端书信往来的终止则是弗兰克的去世。
现在有谁还会坚持着以书信的形式进行交流呢?尤其是对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你不需要等待,你想传达的讯息会在下一秒显示在别人的手机屏幕上。你不需要措辞,要补充的可以随时发到下一条信息,不妥的言语还能随时撤回。也正因如此,交流变得异常的廉价。你会发现,敲击键盘,点击屏幕会变得越来越不走心。而也许对于弗兰克与海莲,他们这种隔着距离的书写,这种手写书信时的句句寻思,字字落笔,这种等待回信时的心境,这种拆开回信时的沉浸,都一定会是美好的。书信送达途中的时间差,让交流变得如此缓慢,而却让彼此对每一封来信都分外珍惜。
现在有谁会在闲暇时间选择去读书,又有谁会选择在日常交流中以书为载体进行交流呢?也许习以为常听到的是讨论如何打游戏,哪个明星离婚了,哪个男神脱单了。在这个逛书店比去酒吧、网吧、舞厅都要“奢侈”的时代,在这个“文艺青年”已然成为骂人一词的今天,我们对于弗兰克与海莲这种同爱看书,并且能以书为载体展开丰富的心灵交流的高度只能仰望。
不必去追问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情谊,至少,透过一封信,可以体验理解与被理解;透过一条街,可以看到整个世界。
《降临》——与来自星星的你对话
假如外星人是存在的,那么当外星人来到地球,我们该如何与他们交流呢?身为语言学家的女主角路易斯接过了这样一个与外星生物交流并询问出他们来到地球的目的的使命。
12个飞船降临在地球上12个不同的地方,而这12个七肢桶却也各自代表着一部分的碎片信息,这时的交流,便成为了面对这些碎片化信息的关键。而相比七肢桶非线性的时间,人类线性的时间决定了不一样的表达方式与逻辑。路易斯在用身体更是用灵魂克服着与陌生的生物在沟通上的语言障碍。她在一次次的交流后积攒着词汇,终于理清了时间线,也用那颗真诚友好交流的心,避免了一场误会,也避免了战争与混乱的发生。
路易斯精通各国语言,而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却寥寥无几,曾经的语言对于她而言或许只是一种技术,而当她真正冒生命危险脱下防护服,触摸玻璃屏,用自己的手段向陌生的外星生命七肢桶传达信息时,语言才成为了一种文化,成为了一种交流的手段。
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吗?在这段交流中,路易斯预见了自己将要失败的婚姻以及将会失去被癌症缠身的女儿,即使知道了这段生命的旅程以及归宿,她依然选择拥抱它,并欣然接受每一个时刻的到来。这是一段与生活的对话,也是与未来的自己的对话。虽然我们无法跨越时间的纬度,但我们仍然缺失着这样一段段与自己的对话,我们很久都不曾再询问自己在未来的十字路口应该做怎样的选择,而是更多的选择所谓的顺其自然,实则是逃避现实。我们也很久不曾倾听自己的心声,不再反省自己的得与失,过得也就越来越混混噩噩、迷失与茫然。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时,我们可以思考未来;我们无法改变正在发生的,却可以美化将要发生的。心灵的跫音会告诉你答案。
也许这部电影中提到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尚且有各种争论,这个假说表明语言会影响、甚至决定人的思维,进而改变当事人对现实的感知。也许人们依然还会去讨论文明的基石究竟是语言还是科学,但可以肯定的是,交流才应该是冲突中最先使用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