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谁会为知识买单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18-10-09浏览次数:570

/陆鑫童 责任编辑/殷宇翔


新闻:喜马拉雅FM、知乎、得到、分答等平台成为知识付费先行者新打法与新入局者也纷纷跟上。内容网站、社交平台、自媒体、老牌出版物、音乐应用……构成入局大潮的多重主体,各自特色鲜明。


——新华网 3月19日


网友评论:@Cherie相关部门应及时引导互联网公司完善推广规则、设定更加合理的“返利”区间,以免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投机获利的空间。


本刊评论:随着音乐、APP、视频领域逐渐推出的收费服务,标志着互联网知识付费的时代悄然来临。而互联网的发展,小额支付的兴起,知识产权意识的强化,各种付费课程、知识内容打赏接踵而至。目前,市场上有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FM”,知识分享社区“知乎Live”等知识付费平台。




在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知识市场的商业化已然是个必然趋势。但当知识产品化、商业化之后,其内容是否会变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知识付费意味着人们对知识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评判标准。在知识付费之前,互联网上的知识多且复杂,公众无法较为迅速地辨别其质量,只能依靠“点赞数”等流量式的标志来判断,对于一般性知识的判断尚可如此,但于专业性知识,则有些欠妥。知识市场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也因为如此,互联网资源碎片化的属性使我们只能获取零碎的知识,并不能提高思考能力。


在知识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知识越来越被当作一种“谈资”,人们获取知识不仅仅是为了知识本身,还是为了能够利用知识来进行社交,而知识也充当了“社交货币”。正如《老友记》中的乔伊,为了能够更好地参与朋友之间的聊天,购买了百科全书。


知识付费确实为人们学习高质量的知识提供了渠道与途径,满足了这部分人的知识需求,使高质量的知识拥有一个更广泛的传播途径。但与此同时,“从众”与“猎奇”的心理,驱使一部分人选择知识付费,激励高质量产品的生产。由此形成的知识付费趋势,与版权意识的强化相辅相成,而尊重知识创造知识的社会文化氛围也会营造起来。


不论是出于哪种目的,知识付费已然是我们需要适应的一种新趋势,也需要我们由此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