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鑫童 责任编辑/殷宇翔
新闻:5月4日,北京大学迎来建校120周年校庆。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以“大学是通向未来的桥”为题发表演讲。在演讲中,林建华将“立鸿鹄志”中的“鸿鹄”念成“hóng hào”,引发广泛关注。
——中华网5月5日
网友评论:@Clouds:身为北大校长,却连基本的成语都会念错,应该质疑,但质疑了还抓住不放,就是这个时代的诟病了。
本刊评论:北大校长林建华发表致歉信。在信中,林校长坦言:“自己并不是个完美的人”。在道歉信中,他谈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受限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因此读错了字。读错字本身无伤大雅,但因其身上有着“北大校长”的标签,代表着中国最高学府的形象,他的行为必须与这个标签所承载的意义相符,因此读错字便显得“没文化”了,这错误的成本也确实太高了。
在这件事上,念错字的关注度远远高于致词本身,人们忽视了致词带来的思想内涵,正如林校长所言:“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一些网友将林校长的思想断章取义概括为“质疑不能创造价值”,进而进行了反驳。人们习惯性地用各类滤镜来看这些自带光环的大人物,有时是一种看笑话的心态,有时不过是唯恐天下不乱。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情况下那些质疑仅仅是停留在说说而已的层次,这个时代,冷眼旁观者太多,着手行动者太少。以质疑为动力,转化为行动,才能创造出价值。
在这件事中,很多人不过是打着质疑的旗号采取夸大不理性的举措,因此,我们对质疑本身,也要质疑。将质疑内化为怀疑的理性精神,对针对任何人的抨击、质疑保持警惕。质疑时,要保持着平常心,一旦滋生了胜负心,质疑便显得不够客观与公正。质疑的同时,包容也必不可少,质疑错误,再以宽容的态度加以改正,也实现了质疑的价值。
我们是什么样,这个社会就是什么样。质疑他人不等于言语暴力,怀有善意地去质疑他人,促进他人的进步,这才是质疑本身的意义,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