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看十五年湖经 ---历经沧桑 风韵更添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18-10-13浏览次数:922

/董  舒  责任编辑/冯小竹



看他一抹绿色,点缀窗台;几尺方桌,收纳规整;笔墨未干,纸砚尚在;数摞藏书,书香依旧......张军,一位经院建设发展的见证者,一位自嘲“我只是骨架子大,再没了架子”的教授,一位心存净土的文学爱好者。我很庆幸,在我即将步入十八岁的年纪,能够和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侃侃而谈,谈我尚不了解的湖经,谈他奉献了31年的湖经。


三校齐心辟湖经

张军教授曾在《洪山简史》中说湖北经济学院是应运而生的。当时正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逐渐进入全面改革的时期,从上至下都提出了的政策都凸显了“合并”这个概念,政策提出后,许多高校便开始一一合并起来,而在武汉,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这三所高校,也徘徊在合并的边缘。


虽说是应运,但想要将三所位置不同、理念不同、条件不同的学校合成一所,又何谈容易呢?


张军教授说:“每每想到当初建校的画面,自己就又热血沸腾起来了,就好像又年轻了一次。他描述的格外兴奋起来。建校初期,面对着三大现实问题就是:办学资金严重不足、三所学校的面积都太小,校区地域十分分散。千钧一发的时刻,三所学校的领导班子当机立断舍弃原有的校区,从头越!


建设一个学校就如用兵打仗一般,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而这第三点之中人和,在很多时候其实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当时其实所有人心里都只有一个愿望,不惜一切代价,为学生为老师创造最好的条件,建设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学校。”张军老师这样说到。时值2003年春旬,正是‘非典’肆虐全国之际,当时北京政府下放的资金尚未得到落实,而当时的校长许建国不想拖累进度,毅然乘车前往北京。他带着财务处处长高腊生、校办副主任陈军一同前行,当时并没有动车,去北京的1031公里,车程至少需要几天,而此时校长许建国还忍受着左腿扭伤的伤痛,却从未想过放弃。要重新建设一所学校,仅有财政的拨款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好的解决资金问题,学校以自己为抵押,向银行进行了贷款,双管齐下,才终于解决了最重要的资金问题,张军老师娓娓道来,我们却看到了这历史背后的惊心动魄。就是在这样目标的趋势下,所有人众志成城,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在藏龙岛这片原本贫瘠的土地上,打造了一所崭新的学校。从上至下所有的脉络,被一层层打通,困难虽然重重,但却没有一个人有过放弃的念头。就是在这样从上至下弥漫的干劲精神里,湖北经济学院这所高校,终于在历经约一年之后,在2004年9月28日中秋月圆之时落下帷幕,一切初长成。


学校里的文学梦

身为浅水文学社多年的指导老师,张军教授谈到,“在当今这个社会,能够保留自己的文学梦想的人,大多都该是值得表扬的。”看当代风气,电子书逐渐取缔了纸质书,碎片化阅读日渐流行,网络小说甚至开始凌驾在传统文学之上。这绝不是对文学应有的尊重。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身为一所经济类院校,校园里不乏报刊杂志的传播与出版。但这些书刊的创造者和文章的来源者仍旧停留在小众环节,从未到达主流,有人面对纸质书籍甚至产生了排斥的心理,认为看纸质书已经成了一种被时代淘汰的做法。张军老师说:“书籍是人们底蕴积淀的来源,会让我们的生活多一分书生气,少一分铜臭气,常常会起到‘无用之用’的功效。”我想这就如雨水浇灌庄稼一般,总是要慢慢渗透,才能让庄稼茁壮成长,读书时由浅入深的过程,也亦是如此。“若是能够在跳跃的文字间,逐字逐句的琢磨,将“思”与“悟”结合也算是一个有文学梦的人吧。”


文学梦的坚守,在这个以利为先的社会,显得有些突兀起来,相比很多事情,文字并不能给你带来切实利益,但它却能够提升一个人的气质和底蕴,让人的内心变得安静。近年来,随着复兴传统文学的呼声越来越高,不少经典节目走进人们的视野,同时也开启了湖经文学时代的新纪元。“经院朗读者”活动的进行,国学班的创立,还有“樱花祭”文字比拼活动。学校里更多师生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开始愿意静下心来去读一本书,临一贴字。文学梦也从小众正逐步向大道发展着,相信有一天,会有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享受其中,坚守也好,重拾也好。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时光荏苒间,已是十五年过后。男生不再流行短发寸头开始有了刘海;小灵通也不再被羡慕,智能手机早已普及;大学生也从香饽饽到被人戏称为“大白菜”一般的存在。社会上戴着有色眼镜对大学生进行指指点点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务正业、吃不起苦,玩物丧志……”大学生不停地被贴上新的标签,甚至开始迷茫起来。



而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执教31年的张军教授是不赞同的,“我们应该从主流出发,积极的看待当代大学生。如今的大学生,相比从前,对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着质的飞跃,接收着新事物、新技术的熏陶,视野也就变得更加宽广,这是时代发展带来的结果,也对大学生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小生活在开放的环境里,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思维的活跃性以及敢于表现自己,相比从前一言堂的课堂气氛,现在的大学生更拥有自己的主观思维,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探讨,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准确表达,显示自己的优势所在,让老师更了解自己,也能够及时暴露自己的缺点予以点拨后改正。世界总是在不停变化的,即使是才组建15年、尚且如此年轻的湖经都在不停的调整自己来适应时代,又有谁规定大学生总要一成不变呢。


在我们两千多亩的校园里,我们看到了越过海峡与台湾同胞相互竞技的演讲者、看到了与985、211高校同台争荣的挑战者、还看到了和国外优秀华侨教授洽谈甚欢的参与者。历史的每一代,从来都不缺优秀的人。湖经已经组建十五年,十五年沧桑变化,十五年见证历史,如今我们已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跳跃者,那么我们必然同先人一样,成为引领时代的中流砥柱。


我们生活在了一个最好的时代,最困难的江山已经由前人替我们打下;我们也生活在一个有压力的时代,湖经的未来还等着我们去创造。十五年,愿你我都能韶华不负,十五过后,风韵依旧。